
《平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平捺”的写法,掌握颜体“平捺”的势态特征与书写要领,强化对颜体字的认识。 2、掌握“平捺”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运笔方式。 3、指导学生借助米字格准确临写范字“之”、“是”。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悟中华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学习“平捺”的书写要领,“平捺”在汉字中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掌握“平捺”运笔过程,写好“是”与“之”中的“平捺”。 四、教具准备:书写工具,投影设备。 五、教学过程 预备阶段:播放音乐,学生调整好坐姿与呼吸,提醒学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上课:1、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要写好中国汉字,要从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笔画”开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颜体的笔画,看到渡水的小蛇,(出示正在渡水的小蛇),你想到了那个笔画?学生:捺。(出示平捺) 它比捺还要低平一点,所以他的名字叫平捺。(板书) 2、平捺是捺的变化形状,看抬头摆尾的小蛇,奋力而游,与平捺太像了。(出示小蛇与平捺)对比一下,小蛇头粗身细尾更细,而平捺呢? 生:头小身粗尾细,用书写用笔的轻重怎样描述?生:头轻身重尾轻(出示填空) 3、同学们在学习过长捺后,观察讨论:说说平捺应该怎么写? 学生:藏锋起笔,行笔过程渐重,收笔时调锋露锋慢慢行出。(两名) 4、出示示意图,(板书)引导学生空写1’,起———行———收,这些动作具体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一起看看小微课。 ①从右向左逆锋入笔。②边行边按,略带弧度。③顿笔向右上折锋。④锋从中出,力送尽头。 5、接下来是同学们练习的时间了,学生练习(作业右起一列),教师巡视。 6、学生互评,教师示范点评,用红笔勾圈。你可以帮帮他吗? 7、颜体字厚重饱满,气势开张,今天我们取《颜勤礼碑》中“之”“是”来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之”1’,按照吴老师的读帖指南,局部观察:笔画的位置、方向、轻重变化有何特点?。 三笔近似三角形,上点居中,左挑右撇遥相呼应。撇画出锋,笔断意连,与平捺起笔相呼应。我们本节课的主角平捺:在“之”中为主笔,起支撑的作用。左高右低,上轻下重,一波三折。 8、然后请同学们认真看,吴老师示范“之”的书写,(师示范生练习。)(3单钩3临摹)点评改错。师红笔改正。好请同学们归位。 9、然后我们来学习另一个跟平捺相关的字,请同学们欣赏“是”。 读贴指南:整体:字形形状,局部:笔画位置、间距有何特点? a、字上窄小,下宽大,横不宜长,字形呈梯形。(示意梯形的边角,比如左、下) b、局部观察我们从上往下看,发现横画平行,间距均等,下部短竖正对日字;撇起笔正对横竖相交处;平捺:在撇首约三分之一处起笔,搭配撇画让“是”字更加平稳,舒展自然。整个字厚重饱满,力送笔尖。 10、谁想要来尝试写一写,颜体“是”。学生尝试,师讲评并示范书写。学生练习(3摹3临)点评,改错:师示范改错,鼓励学生互评,哪位小老师上来改一改。 11、优秀的作业(右黑板)展示。 12、刚刚我们练习了颜体的捺画以及与捺画相关的两个颜体字,在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家还有()()(),与颜真卿一起合称为楷书四大家,对比欣赏楷书四大家的“之”,平捺的共同点是:一波三折,大体走向一致、笔法基本一致,说说平捺在欧柳赵中的不同形态?(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尝试书写喜欢的风格) 13、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真会观察,但平捺除了在“是”和“之”中有,其实在很多字中也很常见,比如在欧体中的、“逯”、“近”,(秀———欧:笔力险峻,结构独异。)颜体中的“遗”、“走”,(端庄雄伟,气势开张)。柳体中的:巡、赵(锋利———柳: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