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48198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九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练习+学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00601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调整,学案,练习,课件,建设,社会主义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三大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存续时间 16-18世纪 18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70年代 核心内容 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 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抢占殖民地 资本家自由经营,消除关税壁垒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 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历史影响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使西方加紧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 加速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各大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1.马克思的设想: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推翻资本主义专制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这种理想化的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践和实现过。 2.列宁的主张: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未成功;1921年,列宁又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3.斯大林的主张:斯大林时期主张利用行政手段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193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保持斯大林体制的基础上,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利,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斯大林经济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弊端,注定难逃改革失败的命运。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的新看法:彻底放弃“斯大林模式”,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思维”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但是缺乏坚强的领导和配套措施,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同点 背景 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 美国遭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内容 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领域 以工业为核心,涉及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等领域 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国家干预经济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用 改善了工农联盟,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同点 (1)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2)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且符合当时各国的实际需要 (3)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课件18张PPT。第九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