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51101

10 小石潭记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220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石,潭记,导学案,答案
  • cover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 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重点】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 背景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靖边县第六中学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主编人: 刘永军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 如鸣佩( )环( )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 参( )差( )披拂 往来翕( )忽 斗( )折蛇行 悄( )怆( )幽邃 犬牙差( )互 寂寥( )无人 2、分析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词。 (1)乃记之而去 (2)崔氏二小生 3.分析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作状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 ④斗折蛇行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2)意动用法 心乐之 赏析文章 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5、⑴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⑵根据课文段落,分析各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6、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7、 作者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9、本文的“景”与“情”是如何融为一体的? 10、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请你在文中任选一处景物,依照示例,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最后揣摩出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 示例:“翠蔓图” 你看,那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互相缠绕在一起,织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石潭周围,参差不齐的枝条,有的覆盖在岩石上,有的伸向水面,浸入清澈的水中,有的在风中摇曳。这美景怎能不令作者心旌摇荡呢? 拓展延伸 1、请以“小石潭真〔 〕”为题,用描述性的语言写出你对小石潭的印象,字数在100字左右。 熟读并背诵课文 参 考 答 案: pèi huán yí chù cēn cī xī dǒu qiǎo chuàng cī liáo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1)(向西) (在空中) (向西南) (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像狗的牙齿那样) (2)(以……为乐) 4、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从,听到了水声,好像佩带的珮玉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