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63057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45张)+学案(2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31321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2份,学案,45张,形成,17课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前 自主学习 【课标要求】了解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知识梳理】 第 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背景): 1、德意日法西斯组织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以极端的( )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 ),主张对内实行( ),对外( )争霸世界。 (2)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的( )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 后更名为( ),( )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掌权。 (3)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 ),德国法西斯运动开始。 (4)日本:1921年岗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 )运动的开始。 2、1929年,一场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 )寻找出路。 (1)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 ),他们声称( ), 妄图( )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 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 )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 )为基本国策。 (2)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德国:经济大危机使经济落入低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欣然,纳粹党利用民众对( ) 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 )得到了广泛支持,1933年纳粹党攫取国家 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②意大利:1935年意大利入侵( ),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 )。 3、英法等国的( )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 ),与德国签订)《 》,把苏台地区割让给德国。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 )战争,发展到( )的过程。请以时间为线索梳理: 1、1931年,日本制造( ),发动侵华战争,拉开了( )序幕。 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 )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标志。中华民族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 )。 3、1939年9月,德国一“ ”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 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 )坚持抵抗。 4、1941年6月,德国入侵( ),( )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其中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历时200多天的( )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5、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 ),美国对日宣战,二战发展到( )阶段。 6、1942年1月,以( )为首的26国签署《 》,建立世界( )。 7、1945年5月8日,( )投降,欧洲战场取得胜利。 8、1945年9月2日,( )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二战的影响):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背景: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的首脑相继在( )( )( )( )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2)内容: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 )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 )。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推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 )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与( )的领土,如( )等归还中国。 ③承认( )最终独立。 ④审判( )肃清( )和( )。 ⑤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 ),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 )。 ⑥( )划分势力范围。 ⑦成立( )等。 (3)评价:雅尔塔体系以( )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