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唐的盛衰[见学生用书P76] 1.唐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618年。 (2)建立者:__李渊__。 (3)都城:__长安__。 2.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灭亡的教训。 (2)客观措施 经济 ①善于以史为鉴,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思想) ②非常重视__发展生产__,减轻农民的__赋税和劳役__(农业政策)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增强 政治 善于用人: 任命富于谋略的__房玄龄__和善断大事的__杜如晦__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虚心纳谏: 重用敢于直言的__魏征__,他前后进谏200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政治比较清明,决策正确 政治 唐太宗时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__三省六部制__ 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文化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贞观时期进一步完善了隋代创立的__科举考试__制度,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共同影响 (结果)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为“__贞观之治__” 3.科举制度 (1)创立:隋代。 (2)完善: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__进士科__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千人报考,被录取的不到百分之一,选拔非常严格。 (3)内容:科举制通过__考试__来选拔官员,强调以__才能__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 (4)作用:改变了隋唐以前主要依赖荐举和凭借__家庭出身__来做官的惯例,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__平等__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5)影响:唐朝的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一些外国留学生也到__长安__参加科举考试。 4.开元盛世 (1)背景:唐太宗去世以后,经过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国力进一步增强。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下来。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__开元__”。 (2)措施 ①政治:励精图治,任用富有__改革精神__的贤人做宰相;重视__地方吏治__,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__虚心纳谏__,抑制奢靡,__提倡节俭__。 ②农业:大量开辟__荒地__,改进__耕作技术__,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全国各地修建许多大型__粮仓__。 ③商业:商业繁荣,大都市有__长安__、__洛阳__、__扬州__和__成都__等。长安城拥有百万人口,城 市规划得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城内分为__坊__和__市__,坊是居民__住宅区__,市为__商业区__。__扬州__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3)表现: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开元盛世__”。 5.唐朝的灭亡 (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__安禄山__和__史思明__为首的叛乱,史称“__安史之乱__”。从此,唐朝开始__由盛转衰__。 (2)唐朝灭亡:__907__年,节度使__朱全忠__夺取政权,建立__后梁__,唐朝灭亡。 ◆思维延伸 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有哪些?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对生产关系进行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证。 ④执政者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一、选择题 1.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D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大诗人杜甫的这一经典诗句称颂的是( D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