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68710

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单元质量评估(含答案)

日期:2025-04-1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2370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第二,中世纪,欧亚,国家,质量
  • cover
第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分数: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国家,由日耳曼人建立的是( C ) ①英吉利 ②雅典 ③斯巴达 ④罗马 ⑤德意志 ⑥意大利 ⑦法兰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⑤⑥⑦ D.③④⑤⑦ 2.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是哪两者之间的矛盾( B ) A.封建主和平民 B.封建主和农奴 C.基督教会和农奴 D.封君和封臣 3.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D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4.7世纪,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 ) A.宗教信仰 B.政治口号 C.个人魅力 D.经济实力 5.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C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6.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B )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7.下列对生活在西欧封建庄园里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8.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C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①错误,种姓制度存在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如印度。 9.下列国家中,地跨亚、非、欧三洲的有( C ) ①古代埃及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罗马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①错误,古代埃及是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10.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 B ) A.经典都是《古兰经》 B.都成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 C.都信仰上帝 D.都广建佛塔 11.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叙述,正确的有( C ) ①武士是随着庄园的建立而出现的 ②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 ③武士出现后,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 ④武士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2.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就曾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下列对中古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B.形成了市民阶层,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C.各种大学纷纷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D.农庄里的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很难取得自由身份 【解析】D项错误,农庄里的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能取得自由身份。 13.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B.古代战争在客观上阻碍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 C.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学习东方 D.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解析】B项错误,古代战争在客观上应是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C项错误,古代文明的交流中,东西方互相学习;D项错误,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9的计数法,并把它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