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691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202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1、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逻辑思维较强,融基本知识、思想内容、现实借鉴为一体的优秀作品。文章选自《战国策&S226;齐策》。本文着重写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既表现了古代志土(邹忌)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又表现了开明、有作为的君主(齐威王),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的大度胸怀。   2、学法引导:     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也较浅显,可以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 理解字义、词义,把握句意。以读代讲、以读代解、以读代译、以读代练,突破历史,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事,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提高表达能力。   3、审美鉴赏:     简练生动的语言美:     全篇只有三百多字,从家事说到国事。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入;用语简洁生动。说它简洁,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动态,省去国内情况,这些文字都是异常的简练。说它生动,如: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雷同,但句法、语气却各不相同,逼真地刻画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神情,文字错综,毫不呆板。   4、重点难点突破:    ⑴ 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什么家庭小事?要说明什么道理?是用什么方法说理的?      析: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把握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记叙了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的故事。 要说明的道理是: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改良政治。邹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⑵ 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借鉴这种做法。      参考答案: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他劝说的最大特点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事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⑶ 简要说说本文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析:此题意在进一步加深对本文劝说语言的特点及对这一特点的优越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⑷ 事例:妈妈发现自家的男孩跟邻居的女孩交往密切,有事没事老呆在一块儿。妈妈心里担心,想提意见。请你替设计一条合适的提法。      析:本题旨在触类旁同,学以致用。      参考答案:略。 二、自学阶梯评估   1、达标训练:   ⑴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臣妾(qì) 昳丽(yǐ) 朝服衣冠(zhāo)     B、孰与(shú) 弗如(fú ) 皆朝(cháo)于齐     C、窥镜(kuì) 期年(qī) 数(shuò)月之后     D、旦日(dàn) 暮寝(qīn) 时时而间(jiān)进    ⑵ 下列加粗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