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8631

2011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卷7

日期:2024-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283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1,高考,模拟试卷,生物
  • cover
1.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 C.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与右图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高尔基体,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⑤⑦②⑥④ 2.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 C.线粒体因子MTERF3可能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3.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4.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 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人工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5.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中使用的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卵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够无限分裂,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在发酵工程中得到的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 6.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生物技术,将植物所含的有机物加工为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部分代替化石燃料。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能最先缓解下列哪种环境问题 A.生物多样性下降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水体富营养化 29.(26分)Ⅰ.(14分)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下图I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II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 (1)那么根据图II实验现象推断A、B三种灯泡与图I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A 、B ,温室中应选择 种灯泡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2)将图Ⅱ中任意一组装置由明处移至黑暗,则细胞中C5化合物的含量 ,其原因是 。 (3)如果给黑藻提供NaH14CO3,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 (4)黑藻是观察胞质环流的理想实验材料,细胞质流动可用细胞溶胶中的 作为标志。 (5)黑藻细胞叶绿体含有4种色素,若用层析液对色素进行分离,可以看到滤纸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