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95373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053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四,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
  • cover
《急救常识》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个一级主题之一《健康的生活》下属的一节课,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中学生“学会运用一些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止血包扎的方法。因此,在设置课程目标时为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和运用一些急救方法多危机情况或意外伤害进行处理,同时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给予了重要的目标。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点、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我认为本节课在珍爱生命和社会责任的课程价值取向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不仅能够学习急救技能以自救,也可以奉献他人帮助他人,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四有”人才起到了一定作用。 《急救常识》教材分析 1、课程地位 《急救常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七年级第五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用药与急救的第二节急救常识,第二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过度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介绍,一是介绍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二是介绍一些急救方法,以便在出现意外是能够应急。本节课可能在课程知识类体系中的地位不大,但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2、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1、编排结构上的比较 鲁教版中《急救常识》是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二章用药和急救中第二节的内容。人教版则将急救知识纳入到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第二章“用药与急救”。 2、教学目标的比较 鲁教版中《急救常识》中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2、运用一些急救方法对危机情况或意外伤害进行处理。 人教版中《用药和急救》中关于“急救”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3、教材内容的比较 鲁教版中《急救常识》在内容编排上涉及急救电话的拨打、煤气中毒处理、心肺复苏、出血和止血几个方面。 人教版中《用药和急救》中关于“急救”的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安排了急救电话的拨打、煤气中毒处理、心肺复苏、出血和止血几个方面。 3、内容整合 整合一:止血、包扎 在学习不同血管出血的过程中,关于流血的情况以及包扎的方法要学会区分,因此将课本中 的流动现象与初二上册学习的《物质运输的管道》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巩固,更容易理解。 整合二:关于心肺复苏与急救流程整合 心肺复苏为急救操作中重要的一项,但课本中对于发生突发情况以及使用心肺复苏之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没有做详细说明,因此笔者将心肺复苏与急救流程相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 四、教学资源取舍 因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心肺复苏的操作,而采用现场操作的教学模式,时间紧张,因此课本中的资源无法面面俱到,对于教材中的中重点、难点进行了主要的讲解与操作,如心肺复苏和包扎,而对于煤气中毒等知识采用了阅读资料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更加突出了重难点,对于本节课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更加高效。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1.心肺复苏操作技巧2.对危机情况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3、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教育。 难点:培养每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课时、课型 本节课设置1课时,新授课。 《急救常识》学情分析 生物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机情况或意外伤害,学生对这些情况的处理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否准确?学生对此抱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利用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前布置了前置任务,让学生会回家进行自学心肺复苏的操作。对于心肺复苏,有的同学通过电视或者书籍都有所了解,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止血包扎更是熟悉,因此多数同学在学习本节课时是充满期待的, 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相关“呼吸系统”和心脏、血液血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