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99077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一节 信息的获取 听觉的形成》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3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少儿,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听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听觉》是在学习完信息的获取途径视觉后,安排我们学习获取信息的第二途径———听觉。本节课从学习耳的结构和功能入手,进而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听觉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形成保护听觉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储备,初步掌握了从现象看本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学生对于和自己身体有关的知识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本节知识形象具体,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容易理解,掌握起来难度不大。因此我们通过ppt课件、学生自学、视频、动画、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手段,将本节内容直观化,层层深入,利于学生的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耳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能够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3、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及小组合作完成听觉形成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认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听觉良好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听觉有障碍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耳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演示,观察与讨论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探索,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小事例,掌握有关听觉的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图片(小巷里,驶来的汽车鸣起喇叭,行人迅速躲避)(什么情况?为什么我的世界是无声的?)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图片内容初步认识到拥有正常的听觉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听觉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展示目标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三维学习目标,学生诵读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前,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三、新知学习 活动一:耳的结构及功能 学生自学课本图4-4耳的结构示意图,对耳的结构有初步了解。 2、自学完成后请两名学生完成互检掌握情况小活动,其中一名上讲台上指出结构,另一名学生按照指示说出结构名称,其他学生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修正。 3、教师结合图片展示,师生共同学习耳的三部分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小活动安排调动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4、耳的功能是在学习结构之后的继续深入,图片展示耳的三部分结构,师生共同学习耳的功能,为听觉的形成做准备。 5、小试牛刀,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梳理题。全部学生完成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答案,学生完成自查。 <设计意图>:新的知识学习之后,紧接着做练习,让学生把新知识再梳理一次,同时教师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活动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1、课件播放“听觉的形成过程”视频,学生对新知识有直观印象。 2、学生自学课本71页黑体字,对听觉对形成加深印象。 3、教师发放卡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把每张卡片背面写上对应结构的功能,并按照自学的听觉形成过程把卡片排序,并小组内描述听觉形成过程。 4、学生主动上台描述小组讨论结果———听觉形成过程,教师及时做点评并鼓励学生发言。 5、教师播放动画,师生再一次观看听觉形成过程,把重难点知识做深刻记忆。 <设计意图>:首先播放视频,初步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自学完成后小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播放动画,将本课重难点再一次强调。 活动三:听觉的保护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遇到巨大声响、耳屎的形成及处理、中耳炎,引导学生讨论,形成保护听觉的能力及关爱听觉有障碍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说出本课所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