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02709

2020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练习及答案 (共8份打包)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82356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经验,打包,8份,答案,练习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知识点一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战胜敌人 B.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C.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面临国内外敌人威胁的情况下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战胜敌人,以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答案 C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主要说明(  ) A.农民的落后性暴露无遗 B.农民不拥护新政权 C.工农联盟存在严重危机 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 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题干表明农民只是对余粮收集制不满,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民不拥护新政权。 答案 D  知识点二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列宁指出:“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这一材料不能说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苏俄经济衰败 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实现共产主义 解析———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等信息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但没有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胜国内外敌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答案 B  知识点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A.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B.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解析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是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质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 C  5.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会是(  ) 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限量交易 D.不加干涉 解析 1922年新经济政策已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贸易,故D项正确。 答案 D  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 解析 新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借用商品市场的作用来发展生产,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党的要求就是“学会做生意”。 答案 B  [综合拓展]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1)战时共产主义的“功劳”是什么?列宁为什么说“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材料二 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 ———列宁 (2)这“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总体上称作什么?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事实证明它是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为什么? 答案 (1)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它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