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0680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9.《神奇的眼睛》青岛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3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神奇的眼睛,青岛
  • cover
9.《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李金红 【教材分析】 《神奇的“眼睛”》这一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下册《我们怎么看到物体》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课是在探究了凸透镜、眼睛的基本结构以后延伸出的一课,主要探究显微镜、望远镜等辅助人眼观察物体的一些仪器,通过认识、了解这些仪器的名称、功能,使学生感悟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科书中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呈现凸透镜、凹透镜、胶带、纸筒等需要学生准备的材料,提示学生课前准备一下材料,以便课上研究。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我们看到了什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直接观察一滴水和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从而发现用显微镜能够看到更微小的事物。活动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眼睛”,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辅助人眼进行观察的各种仪器。第三部分自由活动,“做一个望远镜。”引导学生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制作望远镜,并利用望远镜进行观察。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观察工具的发明、发展史;以及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一些观察活动。 本课旨在让学生将之前学过的凸透镜、凹透镜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制作出显微镜或望远镜,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社会的理念,并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探究性的研究活动,本课内容是在之前学习了凸透镜、凹透镜、眼睛结构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体验发明制作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同时显微镜、望远镜以及一些类似的科技产品或者仪器,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熟知的,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通过查阅书籍或其他途径,了解相关仪器的资料。 4.能制作简易的科学仪器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科技改变社会的意识。 【重 难 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用途,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贡献。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土豆 、白菜 、洋葱 硬纸板、纸筒、胶带纸、放大镜 教师准备:放大镜 、显微镜、凸透镜、凹透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PPT 3 出示]师创设情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这是什么场景?图中的两位工作人员在干什么? 2.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说出救援人员正在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废墟下的生命迹象。 3. PPT 4 出示]师小结:这些仪器就像人类的眼睛一样,帮助人们看到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出示课题《神奇的“眼睛”》。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看到了什么? 1.[PPT 5出示]教师出示第一幅图,提出问题:这是什么? 2.[PPT 5出示]教师出示第二幅图,提问:这又是什么? 3.[PPT5出示]谈话:刚刚的两幅图都是一滴水,只是观察的工具不同。第一幅是肉眼观察,第二幅图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同学们想不想用观察一下。 4.[PPT 6出示]讲解:借助显微镜演示,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学生注意观察显微镜的使用。 5.学生观察桌面的显微镜,初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6.小组分别直接观察一滴水和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汇报观察结果。 7.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8.师生总结:借助显微镜,人们可以看到很小的生物,细菌、细胞等。我们平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另外,还有能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眼睛”。 1.教师提问:除了显微镜,你还知道哪些帮助人们观察事物的仪器呀? 2.学生讨论交流。 3.[PPT 7-14出示]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