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09038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课件+学案+训练)

日期:2024-05-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367403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课件,因素,区位,产业,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知识导图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1.结合图文材料,运用农业区位因素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有利于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 2.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提升。 一、农业生产 1.定义:农业生产是指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 二、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2)水源:仅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种植农作物需要灌溉。 (3)地形: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 (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3)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4)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 2.科技进步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造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巨大变化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①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基地。 ②内蒙古、黑龙江的乳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1.农业生产特点的实践意义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其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要求我们要不误农时,适时播种。 2.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需抓住的“关键词” 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常常有以下关键词: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限制性因素、主导因素、优势因素等。关键词不同,回答角度也不同。 (1)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2)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等。 (4)限制性因素: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因素。 (5)主导因素: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 (6)优势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因素。 4.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不同 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不一定好。 5.降水条件和水源条件不同 降水是气候层面的,指的是大气环流所带来的水。水源指的是所有水的来源,包括降水、地表水(主要是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和地下水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