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09877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迎接蚕宝贝的到来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视频+素材(共15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7次 大小:590259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年级,PPT,15张,素材,视频,练习
    (课件网) 蚕宝宝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2单元动物的一生 1、迎接蚕宝贝的到来 它从哪里来? 小鸡 鸡蛋 它从哪里来? 蚂蚁 蚂蚁卵 它是谁?它从哪里来? ? 蚕卵 蚕 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蚕的知识 蚕是白色的 蚕吃桑叶 蚕会吐丝 蚕会变成蛹 蚕会变成蛾 …… 探索一 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用放大镜观察 用尺子量 小组观察蚕卵的外形特征 将孵化的蚕卵是紫黑色 刚产下像小米粒浅黄色 芝麻大小 扁圆形 颜色 形状 大小 探索二 为蚕宝宝造一个家 蚕宝宝吃什么? 小蚕最喜欢的食物—桑叶(干燥新鲜) 中国古代采桑养蚕 据专家们考证, 中国古代的养蚕开始 于5000多年以前。我 国古代桑业十分发达, 养蚕历史久远,早已 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 蚕桑文化。世界上所 有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 地从我国传去的。 怎样养蚕 1. 找一个空鞋盒,在盒底垫上干净的白纸。 2. 准备好蚕卵,将蚕卵放在贴身的口袋里。每天 都要看看有新出的小蚕没有,小蚕一般上午出得最多。 3. 在白纸上放几片新鲜的桑叶,小心翼翼地用 毛笔或干净的羽毛把蚕宝宝扫到桑叶上。 4. 将桑叶洗干净晾干,一天早中晚都准时给蚕换 桑叶,清理蚕粪。天气干燥时,还要给蚕宝宝喷点水。 5. 仔细观察并记录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注意在课余观察, 不要影响学习哦! 探索三 做个观察计划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课后小结 孵化 蚕卵 条件: 适宜的湿度、温度 生长环境: 安全、卫生并且食物、空气充足的环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动物的一生 第1课 迎接蚕宝贝的到来 (一)背景和目标 本单元的1—5课是指导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从而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前面4课按蚕的生长和变态过程进行教学,第5课总结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因为养蚕活动中大量的观察、记录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因此,每节课既有当堂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任务,又有指导学生课外观察记录的任务,同时还有对蚕生长发育情况的预测。 每课大体有三个步骤。 1.过去几周观察到了什么? 2.现在的蚕是什么样的。 3.预测蚕今后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观察。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科学概念 .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葛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