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15263

2020春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练习(打包9套)人民版必修2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13870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课件,必修,人民,9套,打包
    (课件网)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堂基础巩固 课后提升训练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知识点一 工作重点的转移 1.邓小平曾经公开评论过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判断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转折点,因此被称作“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答案 C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为它(  ) ①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③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④确立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题中所列各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深远意义的表现。所以选A项。 答案 A  知识点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3.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承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解析 土地改革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村改革变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A  4.“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松绑”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在80年代国企改革中具体表现为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从而扩大企业自主权。 答案 A  知识点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5.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等,可知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答案 B  6.“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⑤上海浦东 A.③②①⑤④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先进行开放的是经济特区,由此可排除A、D两项。在吸取特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又开放了沿海开放城市及沿海经济开放区。在90年代以开放和开发浦东为龙头从而向内地延伸。 答案 C  [综合拓展] 7.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请回答: (1)据图一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内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2)图二反映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图三反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什么责任制?有什么意义? (4)图四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样的决策?这一决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矛盾:人民群众发展物质文化的要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意义:提出许多正确的方针和设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大跃进”运动。 影响: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实行家庭联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