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15892

2020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生物(浙江专用)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课件+学案+训练)(共4份)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76288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生物技术,训练,学案,课件,实践
    课件47张PPT。生物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第18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 品加工中的应用革兰氏阴性LB液体划线涂布倒平板划线分离单菌落脲酶碱性红色涂布分离法红色选择显微镜直接计数消毒和灭菌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琼脂固体培养基单个菌落无氧16%有氧乙醛乙醛假丝酵母和乳酸菌乳酸对氨基苯磺酸光电比色下降下降醋杆菌2/3乳酸菌和假丝酵母白色请做:课后作业word部分: 点击进入链接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步骤①中,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C.步骤③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图④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解析:选B。由图可知,步骤①是倒平板,步骤②是用接种环蘸取菌液,步骤③是进行平板划线,步骤④是培养。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A项正确;倒完平板后应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项错误;每次划线前后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菌落,C项正确;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有利于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和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项正确。 2(2019·高考北京卷)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 C(mm) 透明圈直径: 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解析:选C。微生物培养基含有四类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A项正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淀粉分解菌,涂布前需将菌液稀释,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细菌Ⅰ和Ⅱ形成的菌落周围都出现了透明圈,说明两种细菌都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C项错误;淀粉分解菌可分解淀粉,导致菌落周围的淀粉被分解,不能与碘液反应生成蓝色,故而出现透明圈,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项正确。 3.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用来制作果酒,乙用来制作果醋 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 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D.甲、乙装置中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 解析:选C。甲装置密闭,可用来进行酵母菌的发酵制作果酒,酒精进入乙装置中,在有氧条件下,可用来制作果醋,A项正确。酵母菌的发酵温度一般为25~30 ℃,而醋化醋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B项正确。甲到乙、乙到丙流入的都是发酵液,甲装置中没有气体的排出口,该装置不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C项错误。甲装置中产生酒精和CO2,导致排出液体的pH下降;乙装置将乙醇转变为醋酸,导致排出液体的pH也下降,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4.下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____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