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20816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9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新人教,练习题,二则,世说新语,单元,第八
  • cover
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 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未若(  )柳絮因(  )风起  俄而(  )雪骤(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公欣然(  )曰 陈太丘与友期行(  )      相委(  )而去 入门不顾(  )         下车引(  )之 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俄而雪骤。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C.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也没到,已经死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3.文言文中名词与形容词有一种特殊用法叫意动用法。意动用法的词语表示的不是事物或状态,而是人的主观感觉。如《新唐书·李白传》中记载:“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当初,李白游历并州,遇见郭子仪,觉得他非同一般。)”“奇之”的“奇”描述的是李白对郭子仪的感觉,觉得他不一般。这样的词不能简单地直译,而应该译为“觉得……怎么样”“感觉……”“对……感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头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请思考:“渔人甚异之”该如何翻译?“异”是什么意思? 4.《咏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5.认真完成课本31页第五题。读一读,说说古代常见敬辞谦语的指称对象。 6.课外阅读: 王子猷(yóu)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shàn),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xiǔ)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 注释: 王子猷(yóu):王徽之,王羲之第五子,字子猷。 山阴: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皎然:明亮洁白的样子。 因:于是 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 左思: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 戴安道:即戴逵,西晋人,博学多能,擅长音乐、书画和佛像雕刻,性高洁,终生隐居不仕。 剡(shàn)县:今绍兴嵊州市。 就:去拜访。 经宿:经过了一夜。 造门:到了门口。造:到 何必:何,为什么;必:一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因起彷徨 ②经宿(xiǔ)方至③尝暂寄人空宅住④王啸咏良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中“此君”指的是什么,传达出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参考答案: 1.不如;凭借       不久、一会儿;急  差不多可以相比    ———…的样子  约定同行        丢下、舍弃  回头看   拉  离开          通假字,通“否”。 2.C 3.渔人对桃花林感觉很惊奇。(或: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觉非常惊异,意对即可) 异:感觉惊异,对……感到惊异。 4.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展现了温馨美好的生活氛围。“欣然”和“大笑乐”,也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讲论诗文的雅兴。 5.略 6.(1)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