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21114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配套教案+课件】(27张PPT)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53480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衰亡,PPT,27张,课件,教案,配套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材分析 唐朝的繁荣盛世大约持续了一百多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安史之乱揭开了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从此,唐朝由盛而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统治越来越腐朽,最终在农民战争打击下土崩瓦解。唐朝灭亡后,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各地出现多个割据政权,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分裂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阅读相关诗文和史料,培养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3)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杜甫的两首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但是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无家别》吗?“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大家想知道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使唐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吗?下面,让我们学习“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了解“安史之乱”如何使唐朝繁华落尽、由盛转衰的。 (二)新课教授 一、安史之乱 出示任务:教师展示PPT上的历史地图材料,指导叙述阅读教材“安史之乱”一目,思考什么是安史之乱?安指的是谁?史指的是谁?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最后鼓励学生的回答。 引导学生小结:安史之乱是唐玄宗755--763年,由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争。 教师设疑:他们的共同官职身份是什么? 出示任务:引导学生观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这幅有名敦煌壁画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 教师设疑:节度使指的是什么?为何出行的场面堪比皇帝出行,能够如此隆重? 小结: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长官称节度使,唐玄宗后期,节度使兼管营田、民政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最高长官。 【活动探究·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材料二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教师设疑: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中期节度使的哪些特点? 小结:唐朝节度使势力膨胀,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安禄山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材料三 教师设疑:请观察“安史之乱”前节度使的分布情况,唐玄宗后期,军事力量有何特点? 小结: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之势 出示任务:观察“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你从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材料四 唐朝诗人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二)笔下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张祜诗中描写虢国夫人之貌美、骄奢跃然纸面。张祜的诗是对张萱《虢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