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四学制)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4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日常生活,感受法律无处不在; 2.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认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几种法律类型; 3.知道法律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调查、阅读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法治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法治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法律就在身边,知道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2.教学难点:认识不同门类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已初步形成。但学生的法治观念还没形成,需要法治专册教育,以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另外四年级学生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以抽象思维为主,对问题的思考比较全面深入。据此特制订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探究式,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理论联系实际 3.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资料。生课前调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谈话: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经过五年的学习,我们已接触了很多法律,谁能告诉我有哪些? 2.生自由回答。(义务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什么是法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法律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2页两幅图片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这些事情和法律有关吗? 你对法律了解多少?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这些事情都与法律有关。法律规范行为,保护权利,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说一说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 说一说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应履行哪些义务? 什么是法律?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义务: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共设施等义务。 活动与探究三:辨一辨、阅读感悟 (1)生阅读教材第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校规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道德与法律有什么区别?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法律与纪律和道德不同。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权威性。 目标导学二:生活与法律 活动与探究一:采访家人或亲戚 (1)生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你从中有哪些启示?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工厂里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上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超市里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校中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活动与探究二:阅读感悟 (1)生阅读教材第6一7页,包括“阅读角”、“相关链接”和案例分析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什么是刑法?刑法调整什么? 什么是民法?民法调整什么? 行政法调整什么? 看看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启发?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刑法、民法、行政法各调整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