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36912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0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 cover
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开展及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土地改革的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收集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图片集歌剧《白毛女》。 同学们,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恶霸地主黄世仁在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死杨白劳,抢走了喜儿。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儿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请讨论一下: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1952年)农民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土地?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课、土地改革。 (二)讲授新课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课件展示中国农村解放前具体情况。 师:这幅图反映的是旧社会四川一个农民贫穷生活的情形,身后的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农民交完地租后被迫逃荒要饭。古诗《悯农》描写了当时穷苦农民的生活写照。千百年来,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根源何在?(封建土地所有制) 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5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57%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14%的土地,处于无地和少地状态。 师: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生: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师:通过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对比图例》,了解到当时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什么?(中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前的旧中国,地主占有总耕地50%以上的土地,不干活,还坐享其成。而占农村人口57%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14%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展示图片:解放前中国的穷苦农民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建国时的中国是贫困的。 师: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农民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度。 师: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生:进行土地改革。 师:土地改革的原因?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请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土地改革的原因。 教师明确: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原因) 过渡: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新中国的领导人怎么办? 二、土地改革内容的实施 展示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节选、土地改革真实照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时间: 2、内容: 3、作用: 生:学生结合课本回答,1950年,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教师明确: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地主私有”转为“农民私有”,仍然属于土地私有制。 师:《土地改革法》颁布后,收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课件展示图片。 师:那么,土地改革开展是怎样开展的? 三、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