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37955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第3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8967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PPT,26张,课件,演变,政治制度,2021届
  • cover
(课件网) 第3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人教版 高考一轮复习 目录 1.本讲概述 2.知识讲解 3.例题精析 4.课堂运用 5.课堂小结 6.拓展延伸 一、本讲概述 知识点 1.中央集权的发展 2.君主专制的演进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点 内朝与外朝、三省六部、行省制度 教学难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的影响 知识点一 汉至元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一)西汉 1.汉初: 二、知识讲解 2.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 3.解决: (1) 汉景帝:削藩、平叛、收回诸侯王军事政治权力。 (2) 汉武帝: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4.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 郡国并行制 (二)唐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形成: 唐“安史之乱”平息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将领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不断膨胀,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 2.延续: 唐灭亡后,中原一带先后经历了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存在十个割据政权,吏称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背景: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2)革除藩镇割据的弊端,防止“陈桥兵变”再次上演。 (1)收精兵 (2)削实权 (3)制钱谷 3.影响: (1)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2)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3)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b.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a.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 b.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 c.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四)元朝 1.背景: 2.措施: 3.结果: 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集权加强,行省制度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中央: 中书省 (2)地方: 行中书省 宣政院 宣慰司 澎湖巡检司 疆域辽阔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五)地方行政管理级别 5.宋:道、路—州—县 1.秦:郡—县 2.汉:州—郡—县 3.隋:郡—县 4.唐:道、路—郡、州—县 6.元:省—道、路—府—州、郡—县 趋势及特点? 知识点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汉代: 2.中朝(内朝): (1)目的:巩固皇权。 (2)组成:身边侍从、秘书等人。 (3)地位:参与军国大事,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1.外朝制度:三公九卿制,成为政务的执行机构。 内外朝制度/中朝制度 1.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3.作用: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部 户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2.结构: 政事堂? (三)宋朝强化皇权 1.措施: (1)行政权: ② 增设参知政事。 ① 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2)军权:增设枢密院; (3)财政权:三司 2.影响:分割相权,强化皇权 (四)元朝一省制 1.措施: 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中书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