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64408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 课件、视频)(28张ppt)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21次 大小:260866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下册,历史,11课,元朝,统治
    (课件网) 初中历史七年级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积极对外扩张,蒙古先后消灭西夏和金。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继续率军南下,消灭南宋,统一全国。 成吉思汗以蒙古的铁骑扫荡了欧亚大陆,建立起蒙古大帝国。但是,如何去统治管理一个文化先进、经济发达的地区呢?成吉思汗没能来得及回答...... 忽必烈作出了答案,他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既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经验。 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 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 成吉思汗像 忽必烈像 一、大国疆域 二、治国方略 三、边疆管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一、大国疆域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宋濂《元史》 北逾阴山 东尽辽左 西及流沙 南越海表 一、大国疆域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元朝的版图 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一、大国疆域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 女真族 畏兀儿 蒙古族 “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明·方孝儒 契丹族 一、大国疆域 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一、大国疆域 郑和七下西洋 海瑞,明代政治家 李贽,明朝思想家 左宝贵 马本斋 一、大国疆域 撒贝宁 忽必烈的烦恼: 国土如此辽阔, 民族又众多, 该如何治理国家? 忽必烈 二、治国方略 二、治国方略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行政) (监察) (军事) 1.在中央 “军国之务,小大由之” ———《元典章》 二、治国方略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遵用汉法,继承创新 二、治国方略 “(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 ———《元史·地理志》 2.地方上 除吐蕃、畏兀儿(维吾尔)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征东行省除外)。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 路、府、州、县和宣慰司 下 设 二、治国方略 “腹里” (今山东、山西和河北) 二、治国方略 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调动军队。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一: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元代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行省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人称其制为:“都省(中书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元史·百官志》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影响? 二、治国方略 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治国方略 二、治国方略 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藏 政教合一,宗教在地区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琉球、澎湖岛 与大陆隔海相望,隋朝以来,大陆和台湾接触频繁。 三、边疆管辖 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澎湖巡检司印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三、边疆管辖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