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74843

4.3河流地貌的发育(共50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8100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河流,地貌,发育,5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塑造作用,举例说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或利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认识几种常见的河流地貌; 综合思维:分析不同河段地貌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描述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特点。 人地协调:描述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交通方式的影响。 【学习重点】 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学习难点】 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思考:河流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哪2种?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 探究:1.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哪两种? 2.如何形成的呢? 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河流的侵蚀地貌。 思考:河水怎么破坏地表? 流动河水的冲刷 河水的溶解 砂砾的磨蚀 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 下蚀 河谷加深 侧蚀 河谷加宽 溯源侵蚀 向源头侵蚀,河谷延长 一、河流地貌的发育 3.河流的侵蚀方式及对地貌的影响 (一)河流侵蚀地貌 作用形式 概 念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 侵蚀 下蚀 侧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 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 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垂直于两侧河岸 的侵蚀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溯源侵蚀示意图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向河流两岸侵蚀,加宽河谷 4、河谷的发育过程 2.河谷发育中期 3.河谷发育成熟期 1.河谷发育初期 1 2 3 发育初期 向下侵蚀 河谷加深 向源头侵蚀 河谷延长 横剖面呈 型 (河谷深而窄) “V ” 落差大 流速快 能量集中 “V”型河谷 一般位于上游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 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 连续的河湾 B A 发育中期 河谷发育中期凹凸岸差异明显 凸 发育中期 一般位于河流中游 落差变小,流速减慢,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河漫滩平原 河流流向 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原因? 凸岸 凹岸 A B 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凸岸、凹岸会发生什么变化? 凹岸后退,凸岸前进,河流更弯曲 VA〈VB A B 河岸A、B最有可能出现浅滩,适合淘金的是: 原因: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 A 思考: A B 凹岸 凸岸 A B A B 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 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 B 荆江九曲十八弯 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 凹岸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唐 ? 胡玢 凸岸 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 横剖面呈 型 (河谷宽而浅) “U” 成熟期 从 上游 到 下游 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河谷变浅,水量增加,侧蚀增强,河谷拓宽 凸 凹 侧蚀 堆积 侧蚀 下蚀 溯源侵蚀 沟谷 v型河谷 河湾 U型 河谷 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 巫峡河谷 荆江河段河床 长江下游 地区河床 ?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_ B___。 (2)该河流____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____。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___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____(侵蚀)作用,也有_____(侵蚀)作用。 乙 甲 水力 河流落差大 溯源 下蚀 侧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