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75725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 课件(共57张PPT)

日期:2024-06-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0877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老山,PPT,57张,课件,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导入新课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岭叫做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被称为老山界。 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老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历吧。 导入新课 6 老 山 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目标导航 1.根据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把握文章内容。 2.揣摩语句,理解词句的意蕴,体会描写的特点。 3.结合背景知识和文章内容,感悟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目标导学一 预习检测 夯实基础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走近作者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三万六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穿过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仙,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兵410个团河无数地主武装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峡北,与峡北红军会合,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写作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相关介绍 pān( )谈 点zhuì( ) quán( )曲 chù( )立 hān( )然 guàn( )输 攀 缀 蜷 矗 酣 灌 字词积累 1.攀谈:课文中是找些话题与人交谈的意思。 2.奇观:奇伟的景象。 3.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4.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例句:在寒冷的冬天,在北京胡同搭蒙古包的女孩只要一个电暖气,就能在蒙古包中酣然入梦。 5.蜷:弯曲。 字词积累 6.捉摸:猜测,预料。 捉摸、琢磨辨析:两个词都表示心理活动。“捉摸”多用于对某人脾性或言行用意的猜测、把握,多用于否定句。如:永辉这孩子的脾性还是令杨绍荃捉摸不透。“琢磨”表示反复思考、仔细考虑。如:我正在琢磨着该怎样打破这僵局,想不到他竟开口了。 7.缀:装饰 8.呜咽:形容凄切的水声。 9.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字词积累 目标导学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请个别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①): 第二部分(2—33): 简介老山界。 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34): 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层次结构: 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整体感知 时 间 地 点 事 情 第 一 天 第 二 天 下午 天黑 夜里 半夜 黎明以后 下午 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 山脚下 准备爬山 半山腰 夜行军 山路上 半夜露宿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