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拨浪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拨浪鼓。?? ?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教学重点】? 掌握拨浪鼓的特征,能独立完成它的设计? 【教学难点】? 设计的拨浪鼓新奇、有创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玩具拨浪鼓、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一些竹筒(或纸杯、塑料小瓶),毛笔杆(或方便筷),彩色纸,夹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父母会经常带你去商场购物吗?(会)古时候,是没有大型商场的,人们也没有现代居住的这么集中,孩子喜爱的玩具、日用品要去哪里买呢?那个时候就有了货郎这个职业的出现,他们挑着担走街串巷,把各种各样有趣的小百货带进了千家百户。? ?介绍我国南宋李嵩的名画《货郎图》,引导学生观赏。 这是南宋画家李嵩所画的《货郎图》,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他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象节日般热闹,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 ?揭示课题?货郎怎么才能告知大家自己来了,他们可是有法宝的,你们听!(摇起拨浪鼓)你们猜到了吗?(拨浪鼓)你们真棒!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制作的拨浪鼓。(板书课题:拨浪鼓)? ?发展阶段? 了解拨浪鼓的历史。(课件展示) 拨浪鼓是中国最传统、最古老的玩具之一。老北京人又称为手摇鼓、小鼓、货郎鼓,鼓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八九寸,小的两三寸左右。说起拨浪鼓的产生,它的历史可悠久了。? 最早的拨浪鼓被称作“鼗”。战国时期产生的鼗作为打击乐器,依靠摇动时双耳自击发声,发展至宋代的拨浪鼓已经在三个领域出现,一是礼乐之用; 二是商业之用;三是儿童玩具。历代礼乐中都有鼗,宋代当然也不例外。商业之用则是指“货郎鼓”,民间货郎一般是持拨浪鼓招徕顾客的。与此同时,拨浪鼓也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 展示拨浪鼓,认真观察,并了解拨浪鼓的分类及构造。? 分类:鼓面彩绘???? 鼓身装饰?组成:鼓身、鼓耳、鼓柄、鼓面? 教师展示示范作品,讲讲作品的设计思路。?老师的波浪鼓是属于鼓面彩绘,用纸杯做成的鼓身,卡纸做的鼓面,鼓柄是用铅笔做的,鼓耳是用小珠子串成的。? ?示范制作过程,了解步骤。? 做鼓身?2)定鼓柄?3)装鼓耳?4)饰鼓面? 鼓励学生用多种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拨浪鼓,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评价阶段?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拨浪鼓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运用阶段? 同学们,在优美的歌声中,摇起你们手中的拨浪鼓,让它随着音乐响起来。? 五、?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