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80584

赣美美术四上《第9课巧手编织》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0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术,第9课巧手编织,教案
  • cover
第9课巧手编织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们伟大民族乡村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编织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编织材料、造型、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创造和表现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创建美好生活的自信心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2,: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往 3,:促进学生形成愉快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淳朴、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3重点难点 1)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原理和编织方法,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中。 (2)能否运用所学的编织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体现创意。 (3)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择材料、色彩、造型的理由。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们伟大民族乡村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编织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编织材料、造型、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创造和表现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创建美好生活的自信心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2,: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往 3,:促进学生形成愉快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4.1.2学时重点 (1)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原理和编织方法,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中。 (2)能否运用所学的编织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体现创意。 (3)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择材料、色彩、造型的理由。 4.1.3学时难点 1)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原理和编织方法,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中。 (2)能否运用所学的编织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体现创意。 (3)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择材料、色彩、造型的理由。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巧手编织 1、老师准备好材料(线绳、竹条、草绳、硬纸条、色带等),并根据材料分别配上制作图,分组制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做玩玩,感受编织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 (1)有关编织的知识、图片欣赏、课件或教具。(有趣味性) (3)收集准备一些编织的工具和材料。 (4)多媒体 学生: (分组) (1)收集编织品和有关的文字和图片。 (2)选择准备设计制作的材料、方法、工具。 活动2【讲授】  教学环境 ??安排学生在美术教室内按3小组团坐(组长为代表前坐,中心为活动区),营造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需要,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及团体精神。 活动3【讲授】 1、引导学生在轻快、悦耳的音乐中观赏自己收集的编织品,从中体验生活中的传统艺术美。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聊天。 轻松的观赏着作品,谈论自己所喜欢的设计。 激发学生兴趣 2、 下面我们到“编织大观园”去看看,那里会有更多的收获。放多媒体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