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88423

9.桃花源记 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43223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桃花源,教学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教学课件 桃花源记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陶渊明 目录 第一节 新课导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第三节 深入探究 第四节 拓展延伸 第五节 板书设计 第六节 课堂小结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 课 导 入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时光回流到东晋时代,那是一个充满战乱民不聊生的年代。人们的生活越是痛苦,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就越是强烈!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位文学家,用他生动优美的文字,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的美好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传世经典名作《桃花源记》,感受一下他笔下的美好世界。 整 体 感 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几个部分的内容? 1发现桃源 2进入桃源 3访问桃源 4离开桃源 5再寻桃源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结构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一部分(1):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2、3):渔人在桃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渔人离开桃源以及再次探访桃源未果。 2.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3.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