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954

第四单元复习课件(鲁教版九年级上)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014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四,单元,复习,课件,教版,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晏子使楚》《童区寄传》 《西门豹治邺》《陌上桑》 一、文章主题: 1《晏子使楚》通过晏子出使楚国后,巧言应对楚国君臣的侮辱,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赞美了晏子不畏强暴,机智应变,巧言善辩,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与才智,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外交辞令的美丽。 2《童区寄传》通过写少年区寄智杀绑匪的故事,不仅称赞他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反抗与斗争精神,也揭露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对千百个受害的儿童表示深刻同情。 3《西门豹治邺》通过对西门豹治邺的事迹的记述,刻画出他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光辉形象,也表达出人民对欺压百姓、胡作非为的恶势力的,对能治好一方土地、造福于一方百姓的清官的期盼。 4《陌上桑》:采用侧面烘托,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一个年轻貌美,敢于反抗,善于斗争的采桑女子-罗敷的美好形象。通过叙述罗敷严辞拒绝使君的无理要求,歌颂了劳动妇女的勤劳、勇敢、机智以及坚贞不阿的美好品质,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腐朽与丑恶的灵魂。 二、重点字的读音与写法: 1晏 缚 酣 诣 曷 枳 耶 2区寄 郴 荛 遽 逾 僮 惮 囊 3邺 掾 娉 缯 縠 缇 簪 磬 趣 4隅 倭堕髻 绮 襦 捋髭须 著帩头 踟蹰 姝 骊驹 晢 冉 鬑 三、词义的归纳与梳理 A、通假字(找出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出来) 缚者曷为者也    圣人非所与熙出 之虚所卖之      复使一人趣之 傍观者皆惊恐     宁可共载不 坐中千余人 B、古今异义: 坐盗         其实味不同 寡人反取病焉     二豪贼劫持,反接 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C、一词多义:  贤者使使贤主      何坐   即使吏卒共抱      但坐观罗敷  何为者         坐中数千人  橘生淮南则为橘     愿以闻于官  为儿恒状        幼愿耳  西门豹治邺       吾幸皆杀之矣  为河伯取妇       幸来告语之  为入河报之  叩头且破  且留待之须臾  使 坐 为 愿 幸 且 系 青丝为笼系 青丝系马尾 故 故人具鸡黍 以故贫 故使人问之 D、词类活用:找出文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楚人以晏子短     郴州荛牧儿 布囊其口       贼易之 彼不我恩       刺史颜证奇之 浮之河上       民可以乐成 罗敷善蚕桑      青丝为笼系 四、重点句翻译: 1. A、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则而延晏子 B、齐命使,各有所主。故宜使楚矣。 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D、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 A、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 B、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C、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3. A、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B、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  C、所从来久远矣 D、从弟子女十人的,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E、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年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4. A、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B、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五、各课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1《晏子使楚》侧重于外交辞令的精巧有力,记行记言表现人物精巧善辩,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 2《童区寄传》言、行、神态的正面描写其英勇沉着,无畏,机智勇敢;大府的奖送与乡之行劫缚者的表现是侧面衬托其勇与威慑力。 3《西门豹治邺》抓住言、行、神态,用对话形式,表现其沉稳、冷静、治世有方,遇事果断,有智慧,有威严的形象。 4《陌上桑》采用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勤劳善良,机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