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19551

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检测)(8份打包)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77618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道路,8份,检测,课件,探索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9·江苏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有关情况。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等可知,此时我国工业化开始有所发展,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B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A项错误,排除。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指的是1949年至1952年,C项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取的是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不协调发展策略,D项错误,排除。 答案:B 2.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此决议目的是(  )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1953年”“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可知是与1953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项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始于1979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B 3.《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 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两次变革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是私有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8·河南淇县一中期中)1956至1966年为十年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极“左”思潮泛滥,社会主义工业化走过不少弯路留下深刻的教训,但也取得了不小成就。对这一时期的评价比较客观的是(  ) A.错误大于成就 B.成就大于错误 C.成就与失误对半 D.问题不少总体向好 解析:1956至1966年为十年探索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中共八大召开、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属于成功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失误探索,问题不少总体向好,D正确;A、B、C都是不确切表述,排除。 答案:D 5.(2018·江西横峰、余干中学联考)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尝试 解析:本题考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面对经济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