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2048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57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 cover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测量(liáng) 熹(xǐ) B.彷徨(fáng) 埋怨(mán) C.诺言(nuò) 儒家(Rú) D.埋没(méi) 中庸(yōng) 2.下面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3.选词填空。 (1)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_____,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测试 测量) (2)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_____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支撑 支配) (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_____的。(领悟 领会) 4.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能力提升全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的一项是 (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D.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 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而且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 3.下列句中引号用法表否定的两项是 ( ) A.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B.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C.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D.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4.品读课内语段,完成(1)—(2)题。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1)请为这段文字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_____ (2)参照下面的例句,自选内容仿写一句话。 例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仿句: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2018黑龙江安达四中月考,15-17)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