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25127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39797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对外,PPT,32张,课件,关系,明朝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目标 目录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童年的郑和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后被明宣宗钦封为“三宝太监“。 1381年,明军进攻云南时,郑和被俘虏,遭受“宫刑”。 1384年,14岁时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服侍。 郑和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扬国威)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西洋”在哪里啊? 刘家港 占 城 加里曼丹岛北 马六甲一带 印度科泽科德 榜葛剌 今孟加拉国一带 红 海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今肯尼亚蒙巴萨 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概况: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时间:1405—1433年 共7次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共200余艘 27800 人 时间早 次数多 人数多 船数多 船只大 设备先进 范围广 比较结果 特点: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 到达范围广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 4 1 人数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17艘 4艘 船只大小 旗舰长24.5米,宽6米 长34米,宽8米 拥有设备 航海图 罗盘针 罗盘针 罗盘针 到达范围 美洲 印度 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 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物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 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 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 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 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 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 行航行。 相关史事 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坐船:长24丈 马船:长37丈 粮船:长28丈 水船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34.2米 规模大,货物多 装载物品: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 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意 义: ①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空前壮举;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④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动脑时间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远航? 客观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造船水平的高超; (3)指南针的发明并使用于航海事业、 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1)郑和是下西洋的合适人选; (2)统治者的支持。 主观条件: 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明政府越来越保守,并逐渐禁止了海外探索,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朝的故步自封,却没能阻止来自于海上的威胁——— 倭寇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 戚继光: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在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甚至牺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