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26153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3528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课
  • cover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制定日期 课型 教读引领课 课题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一滴水经过丽江》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线索,理解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丽江的哪几种美。 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理解作者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的技巧。 3.理解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了解丽江的风景美、建筑美、民俗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常听去过丽江的人说,丽江之美,美在它依然保持完好的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轻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就令人神往,今天,我们就走进阿来先生的《一滴水经过丽江》,看一下丽江的美。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三、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阿来,藏族,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2.背景透视:2012年,阿来到甘肃武威作关于藏文化圈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工作,武威之行结束后又到了丽江。丽江市人民政府听说作家阿来到了当地,就邀请他写一篇关于丽江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一滴水经过丽江》就是应丽江当地政府此次邀请所作。 3.相关资料:四方街的价值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四、学习环节 一、读课文准字音 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可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三、梳理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5):叙述一滴水经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后,游览丽江的情形。着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景之美。 第二部分(6-10):叙述一滴水再次醒来后,游览丽江的情形,展现了丽江古城的建筑之美。 第三部分(11-14):叙述一滴水经历玉河中的徘徊后游览丽江的情形,展现丽江古城的民俗之美。 第四部分(15、16):交代一滴水离开丽江,奔向大海。 五、精读品味 1.文章开篇“我是一片雪”的作用是什么?“轻盈”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开门见山地点出“我是一片雪”,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表明作者将以物的口吻来叙述故事。“轻盈”一词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雪落到玉龙雪山上时姿态轻柔优美的样子。 2.“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句子中的两个“喧哗”意思一样吗?各是什么? 【答案】意思不一样。第一个“喧哗”指水多声大而显得水声嘈杂;第二个“喧哗”指“我们”由冰化成水、获得自由后喧闹、嬉戏的样子。 3.阅读方法解密 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词语在文中的比喻义、蕴含义、引申义、特定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内容、对象或范围)。答题思路:读懂文章(文段或句子)的意思,揣摩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以及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态度、认识。 4.“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纳西族人口中对丽江坝的赞美,侧面写出了丽江坝的美丽和闻名。 5.“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赏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明代”意在表现四方街的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