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98年9月28日,阴霾笼罩下,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囚车押来了六位志士,在监斩官草草宣布了朝廷的判决后,刽子手操起屠刀……顿时,鲜血染红了他们脚下这片多灾多难的大地。它宣告了波澜壮阔的戊戌变法运动悲壮失败。 波澜壮阔的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又是怎么失败的呢? 第4课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 戊戌政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探讨改革成功应具备的条件。 (3)认识在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艰难与曲折。 有利因素: 1、变革的政治共识在官僚阶层中出现。 2、甲午战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改革,发出“实业救国”呼声。 3、清政府仍具合法性与相当的权威性。 制约因素: 1、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分享最高权力。 2、清王朝是一个满洲贵族专制的政权,满汉矛盾一直存在。 3、民族工业,发展有限,变革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先天不足。 改革前的国情分析 没有表 示异议, 但却提出三条“上谕” 强迫光绪帝布告天 下。同时做好了随时 镇压的准备。 荣禄 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 对。废除八股取士,等于断送了许 多读书人的仕途,使他们掀起了一 片反对声浪;新政之初,慈禧虽然 慈禧与各国公使夫人 新政危机四伏 新法颁布后,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与斗争 慈禧太后:做好随时镇压反扑的准备 读书做官的士人、裁汰的官员和旗人:反对 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拥护、支持 维新派:求助于列强,尽力争取袁世凯的支持,力求将变法进行下去 袁世凯(1859—1916): 是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袁世凯早年科举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1892年,大清藩属朝鲜内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廷朝野瞩目。1895年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他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同时在此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维新运动期间,他曾入强学会,维新派引为同志。 null null 第4课 戊戌政变 —顽固派对变法的破坏 1.原因: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抵制。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PK 2.代表: 旧势力 新势力 顽固派 维新派 阅读教材回答: 新、旧势力是如何交锋的?(新、旧势力各自采取了哪些举措)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原因: 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了守旧顽固势力的强烈抵制与反对 1.代表人物: 新势力:以光绪皇帝为首 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新势力:以光绪皇帝为首 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 新势力:以光绪皇帝为首 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 新 旧 旧 阅读教材回答: 新、旧势力代表人物是谁? 新、旧势力是如何交锋的?(新、旧势力各自采取了哪些举措) 新旧势力的交锋 旧势力(优势) 慈禧太后为首 ①解除翁同龢的职务 ②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 ③中央和地方大多高级官员抵制新政 ④荣禄等人暗中密谋慈禧太后训政 新势力(劣势) 光绪皇帝为首 ①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四名侍郎 ②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③拉拢袁世凯,却不识袁世凯真面目 ④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人事权军权 基础 光绪帝是不是一个维新派? 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是否反对清政府?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新旧势力的交锋 从变法的目的看,光绪帝支持变法的直接目 的是不作“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 最高的统治权力。 从变法法令的内容看,虽然对旧制度作了不少的改 革,但是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说明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