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33106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57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
  • cover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知识与技能”目标: 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情带声,用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的阶段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歌曲,,是一首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旋律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者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是我们的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 步骤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 ︻ 6 分 钟 ︼ 播放一组关于抗日战争的幻灯片,“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你们看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播放的这些图片。”(屏幕上出现了关于抗日战争的图片及小英雄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能否说说,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要出去放牛,有一天他住的村子里边来了一群日本侵略者,乡亲们都转移到了长城脚下,八路军做了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小男孩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为了吸引鬼子的注意力,小男孩唱着放牛歌走了出去,鬼子看到他要他带路,小男孩把他们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但鬼子发现他们中计了,结果把小男孩杀害了),大家知道小男孩是谁吗?今天我们学一首跟二小有关的歌曲,叫《歌唱二小放牛郎》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 学生很有兴趣的看着图片。 答:抗日战争时期 答:喜欢 同学们认真听故事。.. 答:王二小 用图片导入和提问的形式,马上使学生进入了状态。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引起同学们学习兴趣 展 开 深 入 ︻ 30 分 钟 ︼ 展示课题,同学们初听歌曲,从节奏和歌词上面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同学们在心里或者手打拍子。 同学们在听和尝试拍打时有以前没有学过的节奏型,看着屏幕跟老师学习新节奏型。 X X X | X XX? X X |?X X XX | XX XX | XXX XX | X . X|| 3.看着歌词同学们认真聆听结合以前学过的节奏型听歌曲大拍子。 4. 这首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听了前面的故事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在演唱这首歌时我们应该怎样的演唱,注意些什么呢? 5. 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英雄的哀思,《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题材,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是歌曲富有艺术魅力,我们应该怀念他。 6. .看着歌词,再听全曲,整体感知? ???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对前面情感分析使同学们理解歌曲整体感知歌曲的情感和风格特点。? 7 .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用La来哼唱达到练声的效果, 8.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9. 展示歌谱,再听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