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37325

(新教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课件+随堂练习)(10份打包)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6018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下半叶,10份,练习,随堂,课件,变化
    课件11张PPT。单元整合一、战后三种经济模式的比较 二、战后苏联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2019·全国Ⅲ卷,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胀”的现象。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不能实现物价下降和推动通货紧缩,故A项正确,B、C两项均错误。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2018·全国Ⅰ卷,35)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美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从图表数据看,从1945年至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非洲、亚洲成员国的比重发展趋势是大幅度增加。联系所学知识,新增加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刚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故A项正确;欧共体的成员国大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加入了联合国,对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影响不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世界贸易和经济区域化无关,故C、D两项错误。3.(2019·全国Ⅲ卷,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故A项错误。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无关,故D项错误。第八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48年的《铁幕之后》反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统治下的罪恶;1955年的《七年之痒》等电影则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当前政治体制的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  ) A.美国电影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B.美苏冷战局面形成 C.美苏关系恶化 D.美国政治宣传方式多样化 答案B 解析“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48年的《铁幕之后》反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统治下的罪恶;1955年的《七年之痒》等电影则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当前政治体制的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表明美国对国民进行文化渗透,主要是由于当时美苏冷战局面形成,故B项正确。 2.美国在杜鲁门政府的支持下,对全社会中各个领域、各种力量和资源实施全面深入的动员和统筹,开始确立一整套协调国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以及意识形态和知识资源的体制。材料反映出(  ) A.冷战是一种全方位的政策 B.冷战促使美国经济实力上升 C.美国希望全国人民对抗苏联 D.美苏争霸已经全面开始对抗 答案A 3.在经互会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1963年时,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19%,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12%;到了20世纪80年代,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27%—33%,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14%—17%。上述变化反映了 (  ) A.东西方关系逐步缓和 B.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 C.经济区域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