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色光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光的三原色。 (二)探究与方法目标: 1、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学会做制造彩虹的实验及七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关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2、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 3、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接触了两年的科学课程,本课是在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步探究光与色彩的关系。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尝试做一些光的合成和分解色光的实验,感受光与色彩的无穷奥妙。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进而知道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自己做制造彩虹实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天上飞架一座桥,不可走来只能瞧。经历一番风雨后,赢得彩衣乐逍遥。”谁能猜出这首诗里表述的是什么? 1、谁能描述一下你记忆中的彩虹,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描述彩虹的特点,并欣赏一下雨后彩虹。(课件展示雨后彩虹图片) 3、师(追问):聪明的你们谁能说一说:彩虹有哪几种颜色?(或者为什么有七种颜色?) 师:彩虹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科学世界,共同来学习第4课《七色光》。 (设计意图:在忆彩虹的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对彩虹的原认知被充分地激活,使学生对彩虹的原认知又有了一个更清晰的再度感知;) 活动2【讲授】二、猜彩虹,制造彩虹 1、师:人们常说: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2、师生共同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它一定在下雨天才出现吗?彩虹有哪些颜色?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设计意图:彩虹总在风雨后,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这一常见现象中提出一个科学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巧妙地对学生围绕彩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3、师:刚才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大家都认为彩虹的形成与光、水的关系最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科学课,讲的是科学,接下来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利用放入水中的镜子一起来制造彩虹。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26页制作彩虹实验要求及步骤, 自学提示(一) : (1)实验器材有哪些? (2)镜子摆放的角度。 (3)阳光(或者手电筒)照射的方向。 5、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 6.探究彩虹的颜色。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就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能在开始的探究中,一时还不知所从,也可能还无法找到正确的操作方法,但这都不要紧,这时,我们千万不要着急的直接告诉他们如何去做,那样,我们就好心办坏事,虽然帮他们掌握了制造彩虹的方法,但却泯灭了他们探究、创造的愿望,同时也无法激起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和激情!而这也正是我们科学教学中最常出现的错!) 活动3【活动】三、真正认识彩虹(彩虹七色就是光的七色) 1、师:早在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破译了阳光之谜,学生阅读课文27页资料第一段后说说牛顿的结论。(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2、师演示“色散实验”:(课件展示) 实验结论:最常见的(太阳光)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它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3、师引导学生联想:在天空中也有这样的三棱镜吗?天空中的什么相当于三棱镜? 4、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彩虹,你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现象? 5、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即光) 小结并板书:白色的阳光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探究彩虹的颜色。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演示,在头脑中对彩虹的形成原因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这时,再经过教师的穿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