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43029

第二章第1节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共56张PPT)

日期:2024-05-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68560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章,高二,PPT,56张,必修,生物
  • cover
(课件网)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脊髓 神经元 脑的结构 脊髓 位置: 脊柱的椎管内 结构: 灰质位于中央, 白质位于周围 细胞体(适合综合处理信息和作为代谢中心) 树突 轴突 突起(适合接受和传递信息) 髓鞘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 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5部分)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用手掌内侧叩击上面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 特别提示: 腿部一定要放松,不能用力、绷紧 小腿突然跳起 现象: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产生效果 (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反射弧) 手部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上肢效应器产生反应(抬起手臂) --脊髓白质中上行传导束--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缩手反射 返回 (二)、反射弧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实验现象 兴奋: 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K+外流) 刺激 局部电流方向 动作电位———内正外负(Na+内流) 传导方向 反 射 神 经 元 高级中枢 兴奋传导 巩固练习 兴 奋 的 产 生 和 传 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刺激 膜电位变化 局部电流 刺激未兴奋区 兴奋向前传导 兴奋传导的方向和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兴奋传导受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化学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干扰或阻断。 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 B 1 突触的结构 突触 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 突触后膜: 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A B ? 主要突触组成: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突触后膜有两种: ①树突膜 ②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返回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 、 传递过程: 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经轴突传到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特点 (1)单向传递 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3)突触对内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缺氧、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拓展知识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之后很快又恢复为静息状态。 有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递质水解酶的活性,使递质不被破坏,递质一直结合在突触后膜的受体部位,连续发生作用,使神经处于持续冲动状态而不能恢复到静息电位,这样,就使动物长时间处于震颤、痉挛状态,终致死亡。 有些毒素物质是递质的类似物,能竞争性的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特异性的结合,使神经递质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