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674

一只贝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8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只
  • cover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数: 课 题 10、一只贝 课时序号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明白文中的道理,学习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4、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材分析 重点:1、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2、学习并掌握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难点:1、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2、学习并掌握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 各 环节 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知道大海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贝壳,其中很多的贝看起来非常的漂亮,而我们空调要学习的《一只贝》却是平凡、丑陋、沉默的贝。2、板书课题:一只贝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来看看这只贝。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3、及时检测自学情况:A、指名认读词语:啮掉、旋涡、颈上、棱角、荣誉、玩腻、瓦砾、稀罕B、字形:“腻”不能多写一撇3、你能理解哪些词语:啮掉、荣誉、瓦砾D、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评议。4、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熟读课文:1、熟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段落写、读几遍,读出感情。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子。 师生活动安排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数: 课 题 10、一只贝 课时序号 2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各 环节 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一、设疑自探: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来探究这是一只怎样的贝。板书课题:一只贝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补充、梳理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问题。设疑:A、这只漂亮的贝是怎样变丑陋的?B、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直可敬的贝?”2、提示引路,自主探究:(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画出有关语句,并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做批改。(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的有效学习。二、解疑合探:(一)同桌交流读书感受,互相倾诉、纠正和补充。(二)交流第一个问题,体会贝默默忍受苦难、折磨的品质。1、出示重点句:A、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B、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C、它被埋在沙里,壳已经破烂,很不全了。2、指导朗读。3、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贝有什么样的品质 4、指名带着理解再读句子。过渡: 贝就这样被埋在了沙里,失去了原来的美丽和光彩,变得丑陋、破烂。但是它却默默地,它说不出来。它磨砺出一颗稀罕的美丽的珍珠。(三)交流第二个问题:1、指名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说: 要突出以下几个问题:这只贝可怜,是因为它面对苦难、折磨默默地忍受,付出了血和肉的代价。变得丑陋而被人们漠视。这只贝可敬:是因为它敢于奉献自己,当磨制出珍珠以后,它却功成身退,不求回报。2、指导读好对话内容。3、小结:是呀,贝为了让石子变成珍珠,默默地付出,失去了原来的美丽和光彩,变得丑陋、破烂,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多可怜啊!但是,它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品质又是令人可敬的。(四)回顾全文,升华认识:作者写贝,赞颂的就是一只贝吗?1、指名交流,(作者赞颂的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其实,作者正是要借这只平凡、丑陋、沉默的贝来赞扬这种和贝一样品德高尚的人。作者用的这种表达方法方式,就叫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