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6861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六单元 23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行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26949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PPT,29张,课件,从军,十五
  • cover
(课件网)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从古到今,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战争不计其数,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里,和平年只有392年,打个比方,如果把五千年当作一天的话,一天中有23个小时在打仗。我国古代战争的频繁,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十五岁从军到头发苍白才拖着伤残的身躯回到故乡的老人的故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十五从军征》。 导入新课 23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目标导航 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内容。   2.能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十五从军征》 写作背景: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泪下。 背景资料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 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相关介绍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相关介绍 “乐府”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相关介绍 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相关介绍 朗读诗歌, 注意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 整体感知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 远望所见 近看所见 凄凉破败 孤独悲伤 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大意。 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整体感知 说一说读了这首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诗中的老翁实在太可怜了,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悲惨,由此引导学生领悟出此诗主题,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战争的残酷。 整体感知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从军后从未回来过。 从军之久 精读细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数十年了回来,道逢乡人他只敢问,家中还有谁于不幸中苟活人世,心存侥幸。哪知道等来的却是原来的家所在已经是坟冢累累,家里惨况令人震惊。 归途所闻 精读细研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屋舍空寂,人亡园荒,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其乐融融、温馨整洁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 百倍……此景此情,人何以堪! 回家所见 精读细研 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