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7140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1991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第五,单元
  • cover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礼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 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缠足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 A. 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 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 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3.近代中国的服饰发生巨大变化。下图服饰反映的共同特点是(  ) A. 古为今用 B. 中西合璧 C. 彻底西化 D. 去繁就简 4.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在中国航空史上的意义是(  ) A.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水平已经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B. 标志着中国民航事业拉开了序幕 C.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D. 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5.在广播电视出现以前,最有效的新闻媒介是(  ) A. 电影 B. 报纸 C. 互联网 D. 口头传播 6.近代中国出现大规模“断发易服”现象是在(  ) A. 辛亥革命之后 B. 五四运动之后 C. 国民革命之后 D. 新中国成立之后 7.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了方便和实惠,你会选择(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8.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 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观念 B. 审美情趣 C. 生活水平 D. 国际潮流 9.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袋的军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一身绿色 的军装是最具有特色的着装方式;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90年代,变 化多样的时装极为流行。以上关于我国人们着装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们的着装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 B. 服装款式及其面料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C. 人们的着装变化与思想观念变化是一致的 D. 建国后,中国人在“穿”的方面不受西方影响 10.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  ) A. 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 B. 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C. 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D. 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 11.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  ) A. 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 B. 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 D. 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12.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  ) A. 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B. 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C. 旨在引领社会潮流 D. 干预司法案例审判 13.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  ) A. 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 B. 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 C. 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 D. 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 14.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在俄罗斯举办,在2月7日的开幕仪式上出现乌龙事件,灯光显示的奥运五环由于技术失误变成四环。但在2月24日闭幕式上,由众多小朋友排列组成的“奥运五环”重演了开幕式上的“五环变四环”的喜剧性一幕。收看现场直播并且随时发表你对这一事件的评论的载体是( ) A. 电视转播 B. 新闻报刊 C. 互联网 D. 电话 15.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以下事物或现象中,反映了当时既吸收西方优点,又保持传统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