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720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4张PPT)

日期:2024-11-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486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4课
  • cover
(课件网) 战略反攻 战略防御 大决战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2、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时间、目标? 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3月陕北与山东解放区 全面 进攻 重点 进攻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1.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2.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3.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如何看待当时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情况?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1、中共调整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措施: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理念:贫雇农占农村人口的70%以上,雇农(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 )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贫农(只有较少土地)是半无产阶级。他们深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土改中的主力军。中农是农村中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很不稳定,一部分人还受别人剥削。在土改中把贫雇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就是农村90%的人口结成的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实施和结果: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翻身农民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来参军 活跃在山东解放区的民工支前小车队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影响 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尽管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但战场一直都是在解放区内。 人民解放军转入外线进行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78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突击兵力大幅减少,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总兵力。敌我力量对比和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转变的决策:举行全国性的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7年夏 刘伯承、邓小平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 中心南京和武汉。 南京 武汉 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为什么把大别山作为目标? 延安 西柏坡 南京 沈阳 北平 徐州 武汉 西安 南京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背景: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2.三大战役 ①决战的条件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 国统区的饥民 反饥饿游行示威 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 兵力对比 敌军态势 解放军兵力在五大战场中唯一超过国民党军队。 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意图未定。 我军态势 东北根据地支援,战争物质力量雄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