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 课标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危机的教训、社会危机的冲击、群众的长期斗争、对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有识之士的改革与探索等是引发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建立“福利国家”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四、“新经济”的出现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1.原因 ①192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教训; ②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③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盛行; 2.表现 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影响 ①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③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混合经济”。 “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 混 合 经 济 市场调节 国家干预 结合 国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并存 1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反映本质问题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B 2.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着手制定“新边疆”的施政纲领,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商贾巨富和普通工人的收入有所增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有所下降。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B.实践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促进经济繁荣 D.应对经济“滞胀”的问题 C 3.二战后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有的称为“后工业化社会” “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超级技术社会”,其原因在于 A.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冷战格局下苏联趋向解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C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2.实质 3.发展过程 4.福利政策的特点 5.评价 1.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①二战后开始发展起来;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 ③1973年经济危机后发展受挫,仍继续发展; ④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减少政府开支,缩小规模。 3.发展过程 4.福利政策的特点 ①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的保证; 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评价 ①积极: 一定程度保障人民利益,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度起了重要作用; ②弊端:增加国家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助长部分人的懒惰,降低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高额税务使得个人、企业、社会不堪重负; 二战后有西方学者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会让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享受,工人和老板可以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技术的进步控制了人们的身心,人们不再具有否定、批判和超越的向度,成为单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