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9484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44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食物,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 cover
执教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总课时_____ 课题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执教者 共 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知道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 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培养学生建立健康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演示PPT, 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 给每组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二、探究过程 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用PPT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如香蕉、苹果、白菜、葡萄、龙虾、鸡肉、草莓、土豆、黄瓜。提问:说说哪些食物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让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再揭示答案。 (3)让学生再举例说说其它的生食和熟食。 (4)让学生再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有些食物要生吃,而有些食物却要煮熟后再吃呢?要多鼓励学生回答,也可以适当给予提示,比如吃了没有煮熟的肉会拉肚子之类。 (5)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教师提供切开的生、熟马铃薯,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不同。 从生到熟,食物发生了变化。食物烧熟了,与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A. 看看马铃薯的颜色变化 B. 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 C. 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D. 闻闻马铃薯的气味 E. 试着剥一下马铃薯的皮 …… (2)汇报:生、熟马铃薯有什么不同? (3)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4)展示:教师展示马铃薯的功效,发芽的马铃薯为什么不宜吃?以及文明的火光。 3、观察比较生、熟鸡肉 (1)观察生鸡肉 A. 看看鸡肉的颜色 B. 摸摸鸡肉的软硬 C. 闻闻鸡肉的气味 D. 用镊子夹住撕扯 …… (2)提问,怎么能把生鸡肉变成熟鸡肉呢?设计实验 (3)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多鼓励,多引导) (4)总结实验方案并发放实验器材,开始进行分组实验:用清水加热鸡肉。 A.实验目的:鸡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B.操作指导: 将鸡肉放在水中煮。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将石棉网放在支架上部→烧杯里倒入1/3的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 C.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 D.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4)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5)讨论:烧熟的鸡肉与生的鸡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三、小结: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备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建立健康饮食的习惯)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作业 回家查阅资料,了解猪肉绦虫的生活史(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有些食物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