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97632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高考命题区间3水文课件+试卷含答案(4份打包)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0870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2020,打包,4份,答案,试卷
    (课件网) 第一部分 突破高考命题十大区间 高考命题区间三 水 文 第一课时 突破高考选择题 考点一 栏 目 导 航 考点二 考点三 课时作业 整体把握、分点突破 提取信息 整合信息 材料信息 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第(1)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其遭到破坏后,地表水下渗会减弱,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 流,使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剧烈。 第(2)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增强,下渗增加,使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 被破坏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后,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了 图表信息 图中岩层向右倾斜,透水层中的地下水主要向右流动 甲河位于山地左侧,不能接受山地地下水补给 设问信息 第(1)题,森林植被遭破坏,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第(3)题,图中显示甲河不能接受透水岩层的地下水补给,而乙河则可以接受,因此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甲河径流量会减少,而乙河因接受地下径流补给,径流量会增加,但两河的总径流量会减少 第(2)题,森林恢复,要求分析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第(3)题,降水最终转化为河流径流,要求分析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河流径流量的变化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时,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会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会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和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提取信息 整合信息 材料信息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游荡河道 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说明河水含沙量大,且该区主要为季风气候,说明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流量季节变化大。 第(2)题,图中显示小北干流河道中段几乎没有支流汇入,且河道摆动范围小,说明其两岸为山地,岩性坚硬,比较耐受流水侵蚀。 图表信息 图中显示小北干流的位置及支流汇入状况,河道摆动范围 设问信息 第(1)题,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 第(2)题,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 第(3)题,由图中可知,渭河主要在潼关附近注入小北干流下游,在主汛期,因其流量大,会对小北干流径流产生顶托,使其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第(3)题,渭河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要求分析主汛期的影响 提取信息 整合信息 材料信息 我国近海海平面年蒸发量分布图中部分海域蒸发强烈,有的高值区年蒸发量大于 2 000毫米 第(1)题,图中显示东海外海海域属于年蒸发量的高值区,结合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处海域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 第(2)题,由图可知,东海附近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而太阳辐射强度则比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力应比渤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