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98141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八章《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11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第十八
  • cover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分析: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2节的内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道的大都是微生物对人类负面影响的比较多一些。为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在分析实例中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策略: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是本节的一个教学重点,可先让学生列举可以直接食用的微生物食品,然后列举应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方面的实例,如酵母菌与发酵、醋酸菌与酿醋、乳酸菌与制作酸奶等,再通过制作泡菜活动初步理解应用微生物制作食品的一般原理。关于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或霉烂的知识,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则做相应的归纳和补充。 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课件展示有关疾病的资料如艾滋病、菌痢。让同学们讨论,教师则启发学生从微生物代谢的角度,分析相关微生物的致病原因,区分传染性、非传染性和中毒性疾病,并组织学生讨论预防这些疾病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系。 微生物与医药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可以让学生提前一周搜集有关抗生素方面的资料。课堂上教师最后归纳抗生素的由两类微生物产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的关系。 2、了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能力目标: 1、通过搜集有关抗生素药物的资料。培养学生动手搜集信息能力。 2、通过对日常生物知识再现、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了解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与微生物致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 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法与学法: 学生课前先自学、收集资料,课堂以讨论为主,教师则辅以展示、讲授等。 课前准备: 1、按四到六人一组把学生分组。 2、搜集有关抗生素的药物资料。 3、提前准备“自制泡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 1、一个腐烂桃子引发的思考 课件展示。 活动:分小组讨论桃子腐烂的原因,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总结导入:腐生行微生物使桃子腐烂变质,由此可见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微生物是有益于人类的,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二)微生物与食品: 教师活动 活动:请同学们品尝教师已经做好的泡菜,学生分组讨论泡菜的制作过程,并请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请阅读课本61页的活动。 1、泡菜的制作步骤 学生回答后展示课件。 制作泡菜主要是利用哪种微生物? 为什么在制作泡菜时要加入白砂糖? 为什么注入的料液要淹没泡菜并将坛子密封起来? 展示课件。 利用图片和视频、、举例介绍酵母菌、醋酸菌等与食品生产相关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提问:哪些微生物可使食品腐败,原理? 如何保存食品? 展示保存食品方法。 学生活动 1、品尝泡菜、了解泡菜的制作方法 2、讨论、思考 3、讨论、思考、回答: ①乳酸菌,来源不知道。 ②乳酸菌要分解糖类,才会产生乳酸。③保证无氧条件,乳酸菌才能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4、阅读、思考、讨论、回答:①枯草杆菌、根霉、曲霉等。原理:微生物在上面大量生长繁殖,以致食品腐败。 ②放冰箱、加防腐剂、真空包装、高温消毒、晒干等。 (三)微生物与疾病: 教师活动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