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98788

九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1 醉翁亭记(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66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醉翁亭
  • cover
11 醉翁亭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琅琊(yá)   酒洌(lì) 饮少辄醉(zhé) B.林霏开(fēi) 伛偻(lǒu) 云归而岩穴暝(míng) C.林壑(hè) 山肴野蔌(sù) 晦明变化者(huì) D.觥筹(gōng) 树林阴翳(yì) 水声潺潺(cá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峰回路转(       )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 (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4)负者歌于途(       ) (5)野芳发而幽香(      )(      ) (6)醉翁之意不在酒(       ) 3.下列加点的“而”字表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5.填空。 (1)《醉翁亭记》以“  ———和“  ———二字提挈全篇。结尾部分用“          ———一句就把二者统一起来,点明了全文主旨。? (2)从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化出一个成语“          ———,它的意思是                  。?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停数日,辞去 C.而不知人之乐孰为汝多知乎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选文第①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9.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饣盍妇①,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②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③,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选自《郑板桥全集》) 注①饣盍(yè)妇: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的妇人。②小李将军:指唐代画家、右武卫将军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③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这里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饮少辄醉(     ) (2)名之者谁(     ) (3)心窃乐之(     ) (4)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12.读懂山水。 (1)山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