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00061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评(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050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七,答案,测评,发展,教育
  • cover
第七、八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 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重庆 2.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对前一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B.我们争取的是光明前途 C.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D.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 3.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越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注:1英里≈1.61千米),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 A.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 4.三大战役是“一场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大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政权赖以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5.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右图是一幅典型的毛体书法作品,气韵古雅苍茫,有晋唐之遗风。它是1949年毛泽东在获悉人民解放军于4月23日占领了一座重要城市后,欣然挥毫而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的这座城市是(  ) A.北平 B.武汉 C.南京 D.天津 7.1922年,北京、上海的部分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高票当选。张謇当选的原因是(  ) ①“实业救国”的代表 ②大生纱厂的创办和发展 ③研制出优质的纯碱 ④设计和修建铁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8.右图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9.下面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可以乘坐轮船旅游 B.19世纪80年代,中国记者可以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发回新闻 C.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可以看到国产无声电影 D.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可以阅读中文报纸《申报》 11.在旧社会,女人的“三寸金莲”被形容为“小脚一双,泪水一缸”。这种现象得到较大改观是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12.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换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13.伴随着工业的近代化,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下列排序与学校对应正确的是(  ) ①京师同文馆 ②京师大学堂 ③北京大学 A.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4.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 15.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是(  ) ①《黄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