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0401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八章《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41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第十八
  • cover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本节教学中,以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交流和讨论以为主,以教师适时的启发和点拨为辅,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微生物的类型,微生物的特点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阐述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由于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和繁殖速度快,使其成为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分。 三、学法分析 本节教学以讨论,引导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利用教师提供的图片或有关的录像资料,充分观察各种微生物的形态乃至活动方式,进行各种探究活动,保证课堂学习顺利高效进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例举常见的类型。 (2)概述微生物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搜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小组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并重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五、教学重点 微生物的种类,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六、教学难点 探究教学准备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 1.各类图片,视频资料。 2.导学案。 八、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学生观察、探究、交流和讨论与教师的启发点拨相结合 2.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 ? ? ? 导入新课 1.展示几幅生活中的和微生物有关的图片。 2.提问: (1).为什么梅雨季节桌椅脚容易出现小黑点? (2)为什么夏天我们为了更好的保存食物,往往会先给它“热一热”? (3)同样使炎热的季节,我们往往把秋冬的一些厚衣服,被子拿出来“晒一晒”,为什么? 3.概述并归纳这些都和身边的微生物有关 ? ? 仔细观看并思考 ? ? ? ? 使学生明确本课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做进一步的思考。 推进新课 活动1. 探究身边的微生物 一.布置任务: 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什么是微生物? 我们身边有没有微生物? 二.微课展示探究实验“纸币上是否有微生物” 引导学生归纳身边到处都有微生物,并加以卫生安全教育。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认真观察、低声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到身边到处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活动2,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由微课的实验现象引入微生物的不同类群。 2.提问 (1)从有无细胞结构上划分,微生物分为哪几类? (2)进一步划分,微生物主要分为那几大类群? 3.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发图片资料并布置学生自主对照课本完成微生物三大类群的导学案部分知识并请学生上台总结报告。 4.师针对每组学生的报告进一步点拨,突出重难点。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观察 (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 ? ? 小组内思考、交流、讨论、回答 ? 聆听教师点拨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并通过教师分发的资料和自主学习进一步明确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等。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报告后教师及时点拨突出重难点。 活动3 微生物的作用 1想一想:为什么微生物个体微小,但在生物圈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播放视频“细菌的分裂生殖”,点出微生物的特点。(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快)。. 提问:是不是每种微生物在生物圈中都起着同样的作用呢? 举例:枯草杆菌,真菌,流感病毒以及蓝细菌等,介绍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不同代谢方式和作用。 总结不同类型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