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04739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52940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社会主义,发展,挫折,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28张PPT。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社会主义国家增多:东欧8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亚洲:中国、朝鲜、越南等 拉美:古巴2、苏联模式的推广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苏 联波 兰 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 大 西 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东欧”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经互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莫斯科。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在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评价经互会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东欧各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3、中苏建交与合作: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的国书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副署的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的国书。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 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斯大林逝世“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材料: 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改革的背景:1、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协调 ,重视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2、苏联模式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2、赫鲁晓夫改革 (1)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经济上: 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材料: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八年要增加七倍。由于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彻底破产。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相关史事:1957年,苏联发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