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05281

岳麓版选修一第二单元第8课张居正改革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3276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岳麓,选修,第二,单元,8课,张居正
  • cover
(课件网) 明朝末年的社会危机与 张居正改革 本课重点: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本课难点:张居正改革的影响及评价 张居正其人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又称张江陵, 出生地点:今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 外貌性格:面长眉目清秀,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自许为豪杰,城府很深,高深莫测 求学经历:12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22岁时中进士 任职经历:编修官、翰林———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主要功绩:改革 荣誉称号:救时宰相 死后待遇:死后厚葬;死后2年被抄家 ,长子自杀,家眷饿死,部下撤职;死后第58年崇祯帝为其平反。 你对张居正的第一印象? 张居正其事:改革 (一)整顿吏治 (二)实施边防新政 (三)理财新法 探改革之新,议改革之难,悟居正之功 一、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1.统治黑暗、政治腐败 (1)最高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吏治腐败、官员贪污 (3)土地兼并、催征搜刮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边患猖獗、外来侵略乘虚而入 (1)少数民族劫掠:北方蒙古贵族的劫掠 (2)外来侵略:倭寇侵略东南沿海、 葡萄牙占澳门 (改革必要性) 前 进 明太祖 (1368-1398年在位)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但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中后期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明朝的四大昏君与权阉 主管 宦官 年号 庙号 司礼监 魏忠贤 天启 熹宗 司礼监 刘瑾 正德 武宗 锦衣卫 汪直 成化 宪宗 司礼监 王振 正统 英宗 返 回 后迁都 倭 寇 骚 扰 葡 租占 鞑靼劫掠 明朝中期以来 的边防危机 返 回 3.锐意改革的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 (改革可能性) 1382年,明太祖废丞相及中书省,后仿宋制设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 成祖即位后,以侍讲、侍读学士等翰林官参预机务,入内阁,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其本身官阶在尚书、侍郎下,但实权甚重。 设立殿阁大学士 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回顾 时 期 名 称 职 权 特 点 明太祖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设立 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衙署和属官 明中期以后 内阁 可“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史称万历皇帝。神宗即位时,年仅10岁,主要由张居正辅政。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明王朝有所振兴。 1582年朱翊钧亲政后,废止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他不常视朝,却大兴土木,营建宫苑,各地不断起义。明朝从此走向衰落。1620年八月病死,在位48年,终年58岁,葬于定陵。 明神宗: 万历帝朱翊钧 --贪婪的皇帝 4.特殊条件: 神宗皇帝和太后的支持改革,张居正一时大权在握 《帝鉴图说》 《帝鉴图说》是作为帝师的张居正组织讲臣给皇帝编写的通俗的历史教材。 整顿吏治 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 二、张居正改革内容 措施: 内容: (1)“尊主权”:以法理政,要求集权上层,做到事权归一,加强朝廷对各级机构的控制力;强调发挥政府的职能; (2)颁布考成法:强调“朝廷尊,而下有法可守” 三级机构:逐层定期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制度;随事考成:依据事情缓急,订立程期,置立卷宗,由部院、六科、内阁查核,事毕销案; 卓有成效,为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 边防新政: (1)内修守备 影响: ②结果: (2)外示羁縻 努力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 提高了军队战守能力 ①措施 起用边将,操练兵马 增修、加固长城 ①使边塞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